为追寻红色印记,共探共富之路,2025年4月18日至19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楼茵、副书记张晓雁、校图书馆副馆长胡伦(挂职大洋镇委员会委员、副书记)及学院各党支部书记一行赴丽水市缙云县大洋镇开展红色教育交流学习活动。大洋镇人大主席卢伟钦,人武部长陈晓军,前村村党支部书记王滨陪同交流。
红色基因铸魂,革命精神砺行
抵达大洋镇后,党员队伍首站走进红盐交通站与千年古盐道。斑驳的军需物资、蜿蜒的石阶古道,无声诉说着红十三军的革命历程。“每一处遗迹都是生动的党史教材。”一位支部书记感慨道。通过沉浸式参观,党员们深刻体悟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以此为镜,检视新时代党员的使命担当。 随后,队伍沿茭海绿道考察,实地感受大洋镇“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环湖礼堂内,当地干部分享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模式——从生态茶园到古盐道IP,从茭白合作社到文旅综合体,绿水青山正转化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

解锁共富密码,校地共谋新篇
次日,党员们踏上我校援建的民生项目“同心桥”。这座桥既是校地共建的纽带,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缩影。

在仙都景区与岩宕景区,缙云黄帝文化的厚重底蕴与岩宕石窟的奇崛景观,为党员们提供了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文旅融合不仅能激活历史资源,更能为乡村注入持久活力。”一位支部书记提议,未来可结合学院电商专业优势,助力当地打造文化IP与研学旅游品牌。
以知促行,共绘合作蓝图
此行特别关注当地民宿产业发展,入住民宿期间切身感受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我院赵儒煜教授作为丽水市“百博入乡镇”挂职人才,自2023年起深度参与前村村美丽乡村建设,主导民宿产业规划与品牌提升,将高校智库资源转化为村落发展的内生动力。此次活动既是对赵儒煜教授帮扶成果的实地调研,也是支部党员深入一线、学习“共富密码”的生动实践。
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党支部书记们带着大洋镇的“共富经验”返甬,心中已播下行动的种子。未来,学院将以党建为纽带,持续发挥高校智力与资源优势,为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贡献“宁工力量”。